“双碳”市场的发展和未来卫星遥感产业的想法
来源:用户投稿
我要投稿
作者:龙成创业
时间:2022-02-08 13:47
“2030年前达到碳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国策之下,从大厂到各行各业,整齐划一冲向“双碳”。
国内许多机构对“双碳”目标下的新增直接投资做了测算,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研究人员预测,“碳中和”新增投资将超过139万亿元。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则预测,截至2050年,“碳中和”带来的国内投资规模或达到255万亿元。
目前,各城市现有的大气监测站,很难准确掌握碳排放数字。这也意味着,“温室气体浓度监测、排放源监测、碳汇监测”三大监测方向,正面临着不小的压力,也在呼唤更高要求的空天地一体化监测。
而遥感天基碳排放高动态监测在“双碳”中的价值,仍需要一些时间被看到。
千亿碳排放交易市场待挖掘
在业内人士看来,未来面向碳排放的卫星监测市场机会要比传统遥感市场大得多。
北京四象爱数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郗晓菲指出,目前通过卫星遥感手段可以达到追踪高能耗排放的监测,同时进行宏观碳排放计算,如风能,太阳能的工厂,以及平台所能提供的碳中和的量,通过遥感卫星可以很精确计算到每一个区域的风能带来多少电量,光伏带来多少电量,同时林地、湿地、海洋环境可以带来多少碳的中和量,都可以进行量化性地计算,实现碳吸收、碳监测、碳减排。
“当下,包括林业等政府部门的碳排放监测服务采购不断增多”,有体制内从业人员称。
不止是政府部门对碳排放数据有需求。有业内人士表示,“作为圈内人,我原以为各地政府、相关环保部门是大客户。而实际上未来需求较大的还是企业主体。”
为了实现“2030年前达到碳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国家近几年对煤炭、钢铁、石油、石化等大的能源企业有非常详细的节能减排等硬性指标。
截止目前,国内碳交易市场也已放开2000多个企业在平台上做交易。去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开市。启动初期,2225家发电企业参与碳排放交易。
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副秘书长兼该院碳中和应用中心主要负责专家吴宏杰表示,因为碳市场刚刚开始,平台只纳入了电力企业,而类似森林、海洋行业市场参与机构还没有放开。
这并非国内第一次启动碳交易。
自2013年6月以来,全国陆续启动了七个碳交易试点,分别为深圳、上海、北京、广东、天津、湖北、重庆,包含了全部四个直辖市、两个省份及一个计划单列市深圳。这七个试点根据不同的规则,总共纳入2000多家各类企业,涵盖数十个不同行业,但早期交易额并不算多。
吴宏杰回忆称,那时候碳交易市场没发展起来,变现的渠道较少,企业没有一个专门的部门来负责碳资产管理,有的是放在总裁办公室,有的是放在财务部门,有的是放在办公室等。
去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上线启动仪式在北京、上海和湖北三地会场举行。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金额76.61亿元。
纳入首批碳市场覆盖的这些企业碳排放交易超过70亿元,意味着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一经启动,就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交易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后续,一旦国家逐渐放开,未来交易量或将有10倍成长空间,形成千亿级别的碳排放交易市场。
有业内人士指出,倘若像汇丰银行等金融机构进入,将会成为较大的市场购买方,其通过衍生的金融遥感产品带动更大规模的市场规模。
这也意味着,遥感将有机会通过“双碳”开拓B端和G端市场。
立足国际化,抢占话语权
然而,“双碳”的机遇下,摆在国内企业用户面前还有“碳排放的计算方式尚未在国际上形成统一标准”的难题。
业内人士表示,国内一般是按用电量简单统计碳排放情况,包括钢铁煤矿等能源企业以及一些制造企业。比如企业用了1万度多电,相当于国家电网生产了1万度水电或煤电,而计算煤电和水的碳排放情况,即可大概计算二氧化碳、钾等排放量。
相比之下,国外更倾向于用卫星手段监测碳排放。有从业人员表示,“目前,世界经济论坛和一些国际机构建议用卫星手段监测碳排放,一是数据不太容易改,二是观测的范围更大。”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孟飞直言,当前中国“碳排放”监测评估工作存在着中外评价不一致的问题,中国的碳排放量被“高估”。“监测数据缺口大,中外评价不一致。因为我们国家天基数据比较少,国外数据经常是 ‘高估’中国的排放量,估计可以达到超过61%~140%,与事实是相悖的。
这也意味着,建我国自主研制、自主可控的天基碳排放遥感监测体系亟待提上日程。
而对于国内能源企业来说,提升传统碳排放推算方式也是满足出海诉求的第一步。“第一,要用卫星数据去看整个企业的排放,扩大监测范围,另外,还要监测碳排放来源等。”
业内人士坦言,“国内的碳排放计算方式在国外得不到承认,企业根本不可能出去。”
这一困境放在更远的国际性碳交易目标上,依然很难在短期内得到缓解。
不光是统一碳排放计算方法。在业内人士看来,还要共享遥感数据,以及共享数据算法。“同一个卫星影像数据在不同的算法下,结果还是不一样。只有共享算法,未来才有可能逐渐进行国际化碳交易。”
不可否认,国内碳排放市场仍有不小的上升空间,但对于有野心的玩家而言,拥抱国际市场更需要遥感数据支持。可以预见,卫星手段或许将获得多方认可。有业内人士认为,“大家可能更愿意认可政府、企业之外的第三方监测手段。”
建监测体系,推商业化
正如航天五院科技委常委、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白照广所说,我国现有天基手段缺乏碳源、碳汇高动态监测能力,卫星以碳总量缓慢变化监测为主,无法对短期碳排放变化进行动态监测,整体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当前,上层正在推进自主的天基碳监测体系规划和系统论证。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遥感卫星总体部卫星总设计师曹海翊表示,将发展多尺度、多维度各型卫星系统,分阶段部署、组网运行,协同服务‘双碳’监测整体目标。
去年9月,“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和空间遥感技术高峰论坛后,我国披露了碳监测星座计划,即面向“双碳”的天基高动态监测系统设想——高动态全球温室气体综合监测星座。
有业内人士表示,“去年下半年,我们在国内看了一圈,发现国内现有卫星相机的碳监测指标上不去。”在他看来,早在6年前发射的碳卫星科学实验卫星只能监测二氧化碳,其分辨率也有待提高。
事实上,二氧化碳之外,现阶段整个国际趋势还包括甲烷、氧气等排放物监测。而未来碳排放上升到国家层面,还将面临国际话语权之争。业内人士指认为,“不光看自己国家的碳排放,也要了解其他国家的具体情况。”
回看国内市场,不少遥感市场参与方已经做了准备。
据透露,商业卫星公司航天宏图计划发射的多颗卫星星座,或许有搭载碳排放监测载荷的可能。
相比之下,与其说市场更相信国家队的技术,不如说更看好其背后的资源。“当国家队发完卫星后,它有能力去协调政府以及大型能源企业的应用落地。而民企这方面资源与运营能力还不太够。”业内人士称。
但未来要走向商业化,仍需要大型商业卫星公司、农业公司或者能源公司。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类公司有能力消化卫星服务成本,一旦未来形成优势,还可以在国内销售数据,或者做国际性交易。”
考虑到碳排放监测的复杂性,业内不得不承认,卫星只是诸多辅助手段之一。业内人士表示,“在政府、企业尚未完全认识到卫星监测能力之前,搭建天基系统只是第一步。”
“目前用户的需求还没那么细,比如需要每天不断地监测。我们算了一下,天基能达到近70颗碳卫星,大概能实现一两天一次的重访周期。如果时间快的话,明年会有高分辨率的碳卫星发射。”
至于业内较为看好的潜在用户——中石油、中石化等能源集团,业内人士坦言,“现在还没打通过,还要边走边看。”